标王 热搜: 电动汽车  北汽新能源  充电桩  充电站  电动车  北汽  第一电动汽车  试驾  汽车  北京 
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新能源资讯 » 行业新闻 » 正文

中国电动汽车单打独斗估计没戏 日车企抱团放大招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8-01-03  浏览次数:268
核心提示:近日,日本媒体报道,铃木、斯巴鲁、日野汽车以及丰田集团旗下的大发工业4家公司已决定加入由丰田汽车公司主导的电动汽车技术研发
近日,日本媒体报道,铃木、斯巴鲁、日野汽车以及丰田集团旗下的大发工业4家公司已决定加入由丰田汽车公司主导的电动汽车技术研发新公司,以共享相关知识、降低成本、加速研发进程。

2017年8月,丰田汽车公司宣布收购马自达5%的股份建立资本合作,未来将共同在美国组建合资工厂研发电动汽车技术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丰田这个电动汽车联盟所有的参与厂商并非直接注资、建厂、炒概念。而是每家相应拿出一部分研发经费,并各派遣数名技术人员,进行研发工作。

目前,丰田电动汽车联盟已有暴扣马自达、丰田等7家日本主要汽车制造企业参与。这些惬意将共享电动汽车领域最新技术的同时,分别发挥各自强项。其中铃木、大发以小型车为重点、斯巴鲁以中型车为重点、日野以商用车为重心,从而构建一套适用于各种车型的电动汽车基础技术。

事实上,日本在电动汽车制造研发领域与其他国家相比落后了一歩。目前,日本丰田、本田等汽车厂商均未大规模研发、生产、销售电动汽车,主要是以混合动力、氢燃料汽车为主。



公开资料显示,2017年前九个月,北美地区电动汽车销量为67000辆,较去年同期略微增长21%。同期,欧洲地区电动汽车销量为10万辆,同比增长42%。

作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中国,中汽协的数据显示,今年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63.9万辆和60.9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49.7%和51.4%;其中,纯电动汽车的产销分别完成41.7万辆和40.9万辆,比上年分别增长63.9 %和65.1%,远高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。让中国人比较自豪的是,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本土汽车制造占据了90%的份额。

显然,日本汽车厂商也意识到这样的问题。据悉,到2030年,丰田全球电动化汽车年销量达到550万辆以上,占据企业整体销量的50%以上。其他日本汽车企业也相应作出了调整。

日本汽车界的这一做法,应当引起中国新能源汽车界高度重视——日本要抢占电动汽车技术制高点。



毋庸置疑,电动汽车肯定是一个朝阳产业,且国家各个层面都对其寄予了厚望,被认为是中国汽车工业与国外站在同一出起跑线上的机遇。但从现实来看,中国电动汽车市场非常热闹,传统汽车厂商、互联网企业、家电企业等纷沓而至,各路资金争先进入该行业,唯恐错失分杯羹的机会。

这也迅速让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开始“不务正业”。首先是骗补现象。2016年5月,财政部表示,当年新能源汽车骗补调查对90家主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,共涉及2013-2015年已获得和已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40.1万辆,抽查13.3万辆已销售的新能源汽车的运营状态。

有关骗补的后续处罚这里就不再赘述。



其次就是炒作噱头。最近几年AI技术兴起,整个投资界看见人工智能就像吃了春药。但人工智能到底如何准确定义到现在也没人能说请,更何况,人工智能系统并不成熟。给汽车装个语言系统就是智能,这并真正意义上的智能。

新技术发展有条Gartner曲线,先被炒得大热,再跌下来,又慢慢爬坡到稳定的状态。AI显然也脱离不了这个曲线。目前的现状是,炒的太热,估计离掉回地面也不太远了。

必须承认一个现实,国内的很多企业的电动汽车项目无论从电池还是电路方面,都没有基本的技术积累,完全是“组装”而成。

就国内整体而言,在单体动力电池技术上,与发达国家基本同步,但是从生产工艺上,则要落后得多。就是说,在实验室内很高端的电池,进入量产后,因为生产工艺落后,电池的一致性就会发生偏差,导致产品质量低下。另外,电池成组技术,我国则明显落后于国外,杭州纯电动出租车自燃事故,就是由于电池成组技术不过关而造成的。

在动力电池专利方面,包敷碳技术和碳热还原技术两大最主要专利,我国均没有专利权。占电池成本30%的隔膜目前不仅全依赖进口,而且其生产技术和装备均被列入西方国家对我国限制出口清单。虽然比亚迪等电动汽车主力企业受到了奔驰、股神巴菲特等的青睐,但差距还是存在的。

简单说,无论炒作多么厉害,最后是要拿到公路上去跑一跑?用户到底能不能主动接受?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较,能不能站在前沿?



这些问题已容不得国内厂商再坐下来慢慢思考了。参照日本车企在传统汽车领域的技术和销售实力,尤其是日企对中国市场的理解程度,就不难推断,日企的电动汽车未来将成为中国电动汽车的主要竞争对手,而非特斯拉。

财经杂坛认为,综合北汽、比亚迪等电动汽车厂商各自的特点,不妨拿来主义,由几家公司联合成立一个研发公司,技术共享,不着急注资,有了真正拿得出手的研发产品再进行商业运作。这可能是目前各自为战的中国电动汽车厂商未来的出路之一。 
 
 
[ 新能源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
 
推荐图文
推荐新能源资讯
点击排行
 
网站首页 | 域名转让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使用协议 | 版权隐私 | 网站地图 | 排名推广 | 广告服务 | RSS订阅 | 皖ICP备15007041号